top of page

华语女同性恋散文《当我参加她外公的追思礼拜》

  • 作家相片: MM w
    MM w
  • 8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8月8日


ree

同性恋爱中,当两人相处长久,如何“融入”对方家庭成了一个问题。


台湾作家廖梅璇和女友在一起十一年。此间但凡家族大聚会的场合,她都避开,一人在家等女友回来,听对方讲述亲戚们的精彩人生。


这一年恰逢女友外公葬礼,她却想与女友一同参加。这在异性恋是再寻常不过的拜访,但身为同性伴侣的她,即便也曾数次探望病重的外公,却因异性恋的社会规范,始终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现身。


这次她决定陪女友去出席葬礼。


到了现场,怀揣着“挑战异性恋规范”勇气的她,面对大家族、久不联系的亲友长辈,却生出胆怯。


葬礼现场气氛悲伤,女友家族的长辈们克制而有礼,她看到无数女友提到过的亲人,认出样貌上与之相关的特征。心里更觉得自己是外人。


“旁观众人的伤怀,我思索着,我与生于这个家族的女友相恋,我喜欢她身上沾染的老式教养,但我究竟是个外人,我从未参与过他们的言笑晏晏。隔着距离,我体会到他们对旧日繁华的乡愁,但也明白女友作为一名女同志,如何温和叛离了她所依恋的传统,坚持踏出自己的人生途径。而突破藩篱,恰是六十年前长辈从日本带回的新思潮。”


葬礼上女友止不住的悲伤,也让她凭添伤感。想起女友外公临终时,她也曾去探望。已经神志模糊的外公,竟对两人的关系一语道破。


想起外公,又想起女友的母亲,身为教徒,努力平衡自己的信仰和女儿的性取向,以最大的努力去包容两个人。


又想到晚年,自己和女友也许不会有孩子。如果离开了异性恋制度,离开了异性恋婚姻,两人晚年是否有人牵挂、有人惦念、有人主持葬礼。


廖梅璇的散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以女同性恋视角写下她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即便在同婚合法的当今台湾社会,同性情侣在传统家族关系中仍不时感到无所适从。




留言


图片来源:Europeana

关于我

我是一个二手女同性恋故事的搜集者——那些逃过了历史书的悄悄话、八卦、和书页边缘的注脚。

 

我收集那些爱女人的女人留下的温柔痕迹和响亮沉默,无论她们是否曾大声承认过。

不论是日本租房网站上,爱做梦的女同性恋描述她与爱人的未来,还是与中国秦代占卜术里的一句占卜,它提示你着你家门口的方向可能决定你的妻子和你的姐妹也许会相爱。

这个网站是我的笔记本、我的档案、以及我对世界的提问:

 

世界向我隐藏了什么,为什么要隐藏?


欢迎来到“陌生人的日记本”。

让帖子来找你。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想分享一个你知道的女同性恋故事吗?

© 2035 Turning Heads 版权所有。Wix 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bottom of page